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日益普及,審計手段已經由傳統的手工查帳審計逐漸向計算機審計過渡。計算機審計在促進審計執法行為規范化的同時,也對自身的規范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計算機審計對審計執法行為規范化的促進作用
計算機審計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加以規范,同時,計算機審計的開展,也極大地促進了審計規范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各級審計機關執法到位、執法規范、依法行政。其作用突出體現在:
(一)實現審計管理規范化。計算機審計管理軟件的采用使審計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上下級審計機關傳遞管理信息主要依靠紅頭文件等紙性材料,現在變成了傳送電子數據包。上級審計機關可以通過審計管理軟件,科學地進行審計分工,劃定審計權責,利用電子數據包調控下級的工作;下級審計機關也可以在統一的計算機系統內,利用軟件的各項特定功能規范有序地進行審計管理工作。如,審計署外資司開發的外資審計管理平臺為此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范例。目前,已實現了外資項目管理全程電子化,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均可在聯網的外資審計管理平臺上,完成外資項目立項、審計授權、計劃統計、檔案管理等日常工作。這種由計算機技術帶來的現代審計管理模式,使審計管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范和有序,亦可提高工作效率。
(二)保證審計作業規范化。審計指南是審計經驗的結晶,貫徹審計指南是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成果,規范審計行為,促進依法行政的有效方法。將審計指南納入計算機審計系統,利用軟件提供的導向作用,審計人員能夠較快地編制規范的審計程序,并在實施時,規范地進行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如,全國外資審計部門使用的審計作業平臺(署外資司開發)內置了電子化的《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審計操作指南》,使審計人員能夠結合實際,據之編制審計方案,并按審計指南的規程科學規范地實施審計。
(三)促進審計文檔規范化。審計過程形成的各類審計文書數量較大,種類繁多。利用計算機系統將這些常用的審計方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等文書制成標準化的模板,形成審計文書模板庫。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時,可以結合實際調用模板編制文書,既提高了審計效率和質量,又保證了全部審計文檔標準一致,提高檔案管理水平。
(四)便于審計質量監督規范化。現代計算機技術使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軟件系統提供的操作權限控制功能,在各審計環節設置質量控制點。如針對審計工作底稿,可在審計人員編制、主審復核、部門負責人審定等各環節設立控制點,在計算機系統內使未履行各步復核程序的底稿,無法進入審計報告編制環節。各級領導可以按照系統預先設定的不同權限,在不影響具體審計人員操作的基礎上,對其工作實行適時監控。上機操作日志,則記錄下了審計人員的作業痕跡,有利于審計責任的跟蹤檢查,計算機審計使審計質量監督更加規范有效。
(五)提高審計結果的層次。國家審計作為高層次綜合的經濟監督部門,審計內容已由傳統的資產負債損益審計向經濟責任審計、效益審計等多元化方向發展。在這些新興各類審計中,需要對被審單位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項經濟指標進行分析,以評估管理者經濟責任,分析企業或項目的經濟效益。需要在宏觀層面上對整個行業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分析,以揭示其宏觀經濟運行及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問題。采用計算機技術可以使我們在審前調查的基礎上,精心制定統計指標體系,然后制成審計單項統計軟件發給各審計小組收集數據,從計算機系統的角度保證了數據一致性、完整性。如署金融司幾年來在組織全國金融審計中,一直是審前下發統一的審計單項統計軟件,收到了較好效果。各審計小組收集到的原始數據上傳匯總后,可以采用計算機中的多種數據挖掘技術,高效能、規范化地進行審計分析。
二、計算機審計規范化的構想
廣泛利用計算機技術是現代審計的主要特征和發展趨勢,計算機審計已進入加速發展階段,但計算機審計方面的法制建設相對滯后。我國目前還沒有計算機審計準則,有關計算機審計的規范也大多是籠統的原則性的。從實際工作出發,筆者認為開展計算機審計,首先應制定如下幾項規范:
(一)會計電算化系統使用情況調查規范。開展計算機審計的第一步是對被審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系統進行調查。需要查閱其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基礎資料,對會計軟件進行測試,歸納出其系統的特點和重點,看其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會計電算化的規定,能否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安全可靠。由于會計實行電算化后,會計控制點發生變化,傳統的簽字等紙面痕跡已不復存在,分析會計電算化工作組織情況,理清相關人員的權責關系,判斷電算化系統內控制度薄弱環節等,成為計算機審計首要工作。實際工作中,上述一切尚無統一的審計規范可循,應盡早制定。
(二)被審單位原始數據采集規范。采集被審單位原始數據是開展計算機審計的基礎性工作,而不同的審計人員、不同的時間段所采集到的被審單位原始數據,其內容差別較大,原始數據的采集質量直接影響后續審計的效果。應按財政、金融、經貿等各行業,分門別類制定統一的數據采集標準,總體上在如下幾方面做出規定:(1)數據采集的時間范圍,(2)數據字段的設置,(3)數據格式的定義,(4)數據元組的質量標準,(5)被審單位對數據完整性、真實性應負的法律責任等做出規定。為計算機審計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三)計算機審計的一般性操作規范。計算機審計實施過程現在還沒有規范化。應就其共性的內容和環節加以規范。主要的實施程序應包括:(1)會計系統的檢查,(2)原始數據采集,(3)確立計算機審計目標,(4)選用通用審計軟件,通用審計軟件操作的步驟,(5)選用計算機程序語言,代碼編制構想,(6)原始數據加工處理,(7)分析作出結論等。上述內容應分別在計算機審計方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中加以描述存檔。
(四)計算機審計具體實務操作規范。計算機審計目前已由最初的利用通用審計軟件進行簡單的查詢和統計分析,向建立具體業務審計模型方向發展。如,南京特派辦等審計機關已在人民銀行再貼現審計等方面取得了較為成熟的經驗,形成了固定的計算機審計模型。這些成熟審計經驗和方法應及時加以總結,按計算機審計的各項實務形成規范,指導實踐,并為今后制定計算機審計準則做準備。
(五)被審單位數據保存使用責任制度。開展計算機審計以處理被審單位大量的財務數據為前提,這些數據許多涉及國家機密和企業商業機密,而幾張光盤可以裝下一個被審單位,乃至一個行業的全部財務數據,非常易于流傳。在瀏覽互聯網成為時尚的今天,網上泄密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目前的保密,更多的是依靠審計人員的個人覺悟。因此,應設立被審單位數據保存使用責任制度,使用者在責任單上簽寫使用情況并將其存檔備查,在審計結束后,審計組統一清理機器,設專人監督檢查,將被審單位數據全部清除。
(六)計算機審計程序代碼復核制度。今后審計人員將更多地依據審計目標的要求,通過現場編程,對原始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比較分析后得出審計結果,例如,對金融機構各種利息的復核計算,這種經過現場編程得出的數據無法進行手工驗證,當編程計算出的數據與被審單位帳務數據不一致時,由于受計算機專業技術的制約,審計組難以對個別審計人員編程計算出的審計結果予以確認,被審單位也常常對審計結果提出疑問。因此應建立計算機程序代碼復核制度,在審計機關內部設立計算機程序復核部門,由其對數據計算方法和數據處理流程進行審核,以確保程序編制科學合理,據之得出的審計數據可靠無誤,可以作為審計證據使用。
近兩年來,審計工作準則等規范化文件陸續出臺,計算機也已經成為審計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計算機審計工作規范化已成必然趨勢,應抓緊研究制訂相關計算機審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