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近來已成為社會的熱點。2002年,朱镕基總理專為上海會計學院題了“不做假賬”四個字。一個國家的總理如此地呼吁會計業不要做假賬,要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可見會計做假之風已受到相當程度的關注。
會計做假的結果是造成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除有主觀因素外還有客觀因素。主觀因素,主要是會計主體為達到一定的會計目標而有意的造假行為,主觀上企圖歪曲、掩蓋或隱瞞會計信息的真實面貌。客觀因素,則是非故意的行為,是會計主體在表達一定的會計目標時,有關會計信息的質量出現明顯的偏差。
會計主體為達到一定的
會計目標而有意的造假行為
(一)故意造假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無中生有型。有關經濟業務并未發生,相關收入、盈利、資產、負債、權益等并不存在,而是通過攝取假證據,編造假資料、假合同、假印章,編制假會計憑證,記假賬,編假報表,憑空捏造收入、盈利、資產、負債、權益等經濟業務的造假行為,其表現形式是造假一條龍。
改頭換面型。故意歪曲、掩蓋、隱瞞會計信息的真實面貌,隨意增減甚至刪除經濟業務的原始量化記錄,使其原有經濟業務記錄面目全非。如真盈假虧,真虧假盈,將大盈改小盈,將大虧改小虧等。
真假雙簧型。常見的是兩套賬,一套是真賬,對內;另一套是假賬,對外。也有兩套賬以上的,如真賬只有一套,假賬則好幾套,有的假賬對付稅務機關,有的對付投資股東,有的對付上級主管部門等。
賬外賬型。常見的賬外賬是大賬之外,還有許多小賬。大賬獨立核算,是該單位會計核算的主體,納稅、完成考核指標、應付檢查均以該賬為依據。小賬雖各自獨立,核算卻不規范,沒有統一賬目,沒有統一報表,由執權人分散掌握開支,核算與否隨意。小賬多為“小金庫”,是貪污、挪用、揮霍、行賄等腐敗行為的經濟來源。
體外循環型。某項或部分經濟業務的收入或收益,不在本單位的會計核算體系內,而是將這些收益轉移或沉淀在外單位,需要支用時,才從相關單位支付。常見的有財政預算外資金體外循環,行政單位有權處罰和收費及物業出租收入的體外循環,企業單位部分經濟業務、投資收益、以物易物、物業出租收入的體外循環等。體外循環資金多為腐敗的資金來源。
長官意志型。單位的財會人員的行為受該單位的法人意志支配,一切會計原則和職業道德都難以堅持,不得不服從領導的指示,領導叫怎樣做賬,就怎樣做賬,領導負有直接責任。
財會主動型。有部分財會人員受利益的驅動,主動為領導(法人)出謀劃策,財會人員負有直接責任。
(二)造假風氣不容忽視
近年來,會計造假風氣已使會計職業聲譽受到了相當程度的損害。各行各業出現的造假行為不容忽視。
企業的造假。根據近年會計執法檢查的情況看,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差,會計信息失真和違法違規情況嚴重。財政部1999年抽查的110戶企業中有102戶、2000年抽查100戶企業中有89戶企業在收入、費用、利潤等核算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失真問題。1996年以來,企業上市公司陸續揭露出一系列造假大案。如1996年的“渤海事件”,1997年的“瓊民源事件”,1998年的“東北藥事件”、“鄭百文事件”,1999年的“中科創業事件”、“藍田事件”、“閩富發事件”,2000~2001年的“活力28事件”、“銀廣夏事件”、“麥科特事件”等等,造假一條龍,肆無忌憚。2002年中國的政治形勢一片大好,但是股市卻一度狂跌,使得許多股評專家大跌眼鏡,百思不得其解。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上市公司多年來普遍地大規模造假爛賬的后果所至。
財政、稅務造假。從近年國家審計署及各地審計機關的審計結果來看,財稅部門的會計信息失真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財政部門預算內外資金界限長期混淆,大量的預算外資金管理有待規范。稅務部門近年雖已逐漸規范,但仍存在較多問題。如固定資產長期不規范核算,代征代扣手續費、稽查經費的提留使用不規范等等。
金融系統造假。根據近年來對金融系統審計的資料反映,金融系統虛假問題也是嚴重的。主要有隱瞞收入、少計支出、虛報利潤或虧損,不按貸款五級分類的標準核定貸款、有意隱瞞變動資產的質量問題,賬外賬,“小金庫”,賬外經營,體外循環等。
(三)利益驅動是會計信息造假的源動力
會計信息造假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會計目標服務的,利益考量是會計信息造假的驅動力,主要表現有:
1、為避稅、逃稅。要將收入做小,成本費用做大,凈利潤所得做小等。
2、向上級擺功邀好,拉高企業形象。需將利潤做大,虧損做小,資產做大,負債做小等。
3、為獲取上市公司資格。要將資產做大,將利潤做好、做大。
4、為避免上級年年加碼的任務完成指標基數增長過快。要將收入做小,基數做小,利潤做小,虧損做大。
5、為揮霍公款方便、行賄方便、貪污挪用方便。要設賬外賬,搞“小金庫”,搞部分資金體外循環。
客觀因素導致會計信息的
質量出現明顯的偏差
傳統核算技術錯誤導致會計信息失真。主要是純技術層面的原因,如會計核算進程中的重記、漏記、串賬、筆誤、借貸方向錯位等錯誤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
體制變動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的變革,一直滯后于企業的現實核算要求。如行業財務會計制度所規定的某些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已不能適應企業實際情況的需要,導致企業所反映的各項會計要素缺乏可靠性而出現的會計信息失真。如國家統一規定了固定資產的折舊政策、凈殘值率、報廢標準等,這些標準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符,使企業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與實際不符等等。
統一制度與分業核算的差別對宏觀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建立國家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提高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基礎,一直是實施會計改革的目標。2000年底,《企業會計制度》的出臺,標志著這一改革目標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但統一會計制度仍有較大的局限性,它只著重解決了宏觀會計信息質量問題,尚不能徹底解決分行業的微觀核算問題。具體詳細的體現各行業特點的微觀核算仍需擬訂具體的辦法、細則或制度。
混業經營現代企業集團合并報表信息質量的先天不足。我國大中型混業經營的現代企業集團航空母艦已陸續出港,如何把不同所有制成分、不同行業、不同經營模式、不同控股關系、不同檔次的跨國母、子、孫公司構成的現代企業集團的會計報表編成一份權威的、會計信息質量高水準的合并報表,是一個難點。
按比例分配編制會計報表的會計信息失真。這種情況比較特別,它不是有意造假,而是一種虛構的信息。如教育系統地方所屬院校,辦學資金來源渠道是多方面的,因此他們每年只需向撥款部門報告與來源相對應的會計報表,由于這些報表除撥款來源數是真實的,而各項支出項目、資產項目全部是虛構的,是按一定的比例套算的,因此隨意性極大。